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州动态
独山“劳务超市”+“独山外出务工服务区”双管齐下探索稳就业新路径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何哥,你前几天在平台上给我们留言反应的欠薪问题,我们已经跟荔波劳动监察大队的沟通了,现在解决了没有?企业已经陆续发放工资了是吧,好的,后期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打我们的电话。”6月16日,独山县人社局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陆帅红一边打电话回访,一边翻看“独山外出务工服务区”微信公众号上的最新留言。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电话那头,何仕美激动得连声道谢。他没想到,困扰自己几个月的欠薪问题,竟然因一条留言就得到了解决。

何仕美是独山县麻尾镇贫困户,今年2月,他到荔波县甲良镇的一处隧道工地务工,但干了三个月多,却迟迟领不到工资。正在苦恼时,他在包保干部的指导下关注了“独山外出务工服务区”公众号,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留言反映了欠薪情况。收到消息后,工作人员及时致电向他了解具体情况,还协调黔南州劳动监察大队解决了欠薪问题。贴心的服务,让这个在外县打工的独山汉子十分感动。

在陆帅红的桌子上,我们看到几张A4纸表格中,详细记录群众反映情况及处理结果,从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到如何异地补办身份证,事无巨细,每一条都有细致的解决方案及结果说明。

“我们这个公众号,今年5月12日才开始启用,现在就有1338个粉丝了,已经办结45件群众留言反映的求职、劳务纠纷等事项,平均每天办结1.3件。”陆帅红说,这个刚启用的平台,逐渐在服务外出务工群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独山外出务工服务区”公众号,主要有发布就业创业信息、为外出务工群众排忧解难、为返乡就业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和辅助招商引资四个主要功能,与“劳务超市”形成服务矩阵,打通了服务务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开展劳务服务过程中发现,独山务工输出存在群众问岗无门、就业面窄、就业质量不高,一些外出务工带头能人有岗无人,村劳务公司有人无岗、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关键因素在于信息不对称、务工输出内生动力不足。”独山县副县长、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杨正江说,为了破解上述难题,独山在实践中探索出“企业+带头能人+村劳务公司+群众” 的“劳务超市”就业新体系。

在独山“劳务超市”体系中,独山用好用活就业政策,采取补贴的形式为带头能人促进就业转移提供经济支撑;发挥独山劳务公司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大对带头能人的培训与规范管理,强化技术力量;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源与驻村尖刀排、网格员力量,畅通岗位与务工需求“货源”,群众家门口便可了解就业需求,到村里即可参与面试。在各要素间的有效互动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下,形成带头能人在外找岗、村劳务公司在家找人、群众到村办公室找岗的良好局面,大家在“劳务超市”中各取所需、相互促进。

“政府的‘劳务超市’运作起来以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这些经纪人有岗难找人的问题,借助这样的平台,我们更有信心带领老乡们务工增收。” “带头能人”白龙勇从事劳务输出工作已经有些年头,先后组织600余人到浙江、湖南一带务工,在他看来,“劳务超市”在经纪人与群众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对扩大农村有组织劳务输出规模,提升独山劳务输出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独山返乡农民工有4.3万人,其中通过“劳务超市”实现返岗就业的达到了1.5万人,在稳定就业、保障群众持续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独山通过“劳务超市”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依托“独山外出务工服务区”做好后续服务保障,双管齐下,群众不仅能找到好工作,更能稳得下来甩开膀子加油干。这样“一条龙”的贴心服务,不仅让独山群众在务工中得到了收入,更感受到了温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