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完机器,再把车间打扫一下,就可以下班了。”
11月3日下午,在位于贵定县昌明镇谷凌村的贵州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制釉车间里,工人陈大贵和其他工友一起,仔细地检查着制陶机械,并整理码放好未用完的原料。
“在企业上班,比在外面打工好很多,而且现在的收入也稳定。”陈大贵将一袋未用完原料搬运到码盘上,虽然喘着气,但脸上却满溢着笑容。
如今已45岁的陈大贵常年在外务工,“初中毕业后,我就到海南去打工。虽然收入要高一点,但算下吃住的费用,也比不上现在在家附近上班。”
现在回到家乡就业,工作中的他一言一行表露出他对生活的简单幸福。
“在外面打工时主要做废料回收工作,加上当地炎热的气候,很多时候,工作环境让人很不适应。娃娃在外面上学也不方便,费用也高。”回到家后,又在离家不远的工厂工作,对于土生土长的陈大贵来说,家里什么都好,“空气好,气候好,水也甜……”
2019年年底,陈大贵带着家人回到贵定老家过年。考虑到家中尚有老人以及三个还在上学的孩子,陈大贵思索着如何在家务工。
此时,谷凌村村干部找到了他,并推荐他到离家不远的贵州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当时村委会的干部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就业摸底,再根据个人意愿,推荐我们到工厂里上班。”陈大贵心里也想到,“村里就有大企业,何必再去外面打工呢!”
随即,在当年12月,陈大贵进入了贵州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制釉车间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他在工厂里每个月能拿到近4000元的收入。
“对我们农村人来说,每个月有这样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我们的生活能稳定,孩子在家上学也不愁了。”陈大贵说,他的大女儿在学校念书得到了爱心企业的捐助,每学年的费用从原来的几千元降到现在的800元,这也为家庭减轻了一定的负担,“我现在在工厂里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有稳定的收入,就是对家里最大的帮助。”
在家就近就地就业,不仅让陈大贵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支撑起家里开支的同时,也让家里的老人得到照顾,而且,家里的三个子女上学更加便利。“家里的老人有什么事,我们都在家,马上就可以照顾好。现在娃娃上学也近了,学习状态也比原来更好了。”
据了解,贵州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在职员工400余人,其中,贵定本地户籍2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9人。
“公司的员工大多是贵州本地人,他们主要通过县人社局发布的招聘信息进入到公司的。”贵州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柯文强介绍,因为收入稳定,部分员工还是村民们相互介绍而来。
2020年以来,贵定县以“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为核心,以“助企业、稳岗位、促就业”为主题,不断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为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成立“干部服务企业工作专班”,为“老干妈贵定分公司”“贵州皇冠陶瓷”等县内240余家大中型企业招送员工3852人。
针对“三类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2700人,引建“扶贫车间”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搬迁劳动力就业930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