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州动态
遵义播州区:以发展集聚人才 以人才引领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遵义播州区紧紧围绕“引进高端、强化中端、做大初端”的总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增强对各层次、各领域人才吸引集聚能力,从人才保障机制、人才引进渠道、人才培养载体、人才领跑计划、人才服务水平等方面着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着力优化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筑巢引凤高飞雁,燕归黔北正当时。为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播州区积极深化人才发展改革,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作为重要抓手,制定出台了《遵义市播州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遵义市播州区教学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骨干教师评选方案(试行)》、《遵义市播州区名医名院长评选方案(试行)》、《遵义市播州区第一批人才基地申报管理办法》等一批文件,从制度保障的角度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目前,全区人才总量为9474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3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5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3人、省管专家4人、市管专家5人、市“15851人才精英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人才9人,建立院士工作站4个,柔性引进院士4名,博士工作站4个,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个,省级人才基地2个,市级人才基地1个。

着力开拓人才引进渠道 人才精英不断集聚

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瓶颈,播州区紧紧抓住领军人才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人才。浙江省中医院乳腺外科专家、留美博士徐小宏医生就是通过人才引进挂职的方式挂任区中医院副院长,并成立了“播州区中医院乳腺外科博士工作站”。

此外,播州区还通过省人博会、高校招聘、公开遴选、挂职等方式引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共签约9名医疗、教育、计算机、高校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同步成立了“播州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农业产业发展、医疗健康发展等集聚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同时,聚焦农业“821”主导产业,紧盯铝及铝加工、电及电循环、酒及酒配套和绿色食品加工,围绕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和“一红一绿”旅游品牌打造等发展所需的急需紧缺人才,充分利用现有“引才”绿色通道,2020年共引进和招录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402人。

着力搭建人才培养载体 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在提升人才素质和人才整体质量方面,播州区通过实施“双培养”工程,从职校在校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中遴选789人作为乡村振兴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开发了辣椒、食用菌、果蔬栽培和白酒酿造等实用技术教材及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41门主体课程,采取“理论+基地+实践+测试”模式进行培养。联合职校、乡镇和企业共建人才培育和产业示范基地19个。

为优化人才结构,该区还着力搭建人才培养载体,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提升各行业人才能力素质。一方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以“初聘专业技术职称”、“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名医名院长工作室”等为载体,采取集中学和跟岗学等方式,仅今年,共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500余人次;对部分专业人才还实施“项目化”培养,推荐区人民医院罗彦、区中医院董兴兴等5名医疗卫生人才作为“甲秀之光”培养对象到省内一流医疗机构脱产进修。另一方面,还实施“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工程,整合人社、商务、职校、党校等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农业实用技术”、“产销对接经纪人”、“合作社领军人才”等七大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共开展“播州工匠”、“播州网红”“产销经纪人”等6个专题培训班,培训1200余人次;开展“播州椒农”、“播州果农”、“播州菜农”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万余人次。

着力实施人才领跑计划 人才作用不断凸显

近年来,播州区在产业发展上实施“人才领跑脱贫计划”,充分发挥农业“土专家”、“田教授”等人才在农村产业革命中的骨干作用,组织这些“专家”、“教授”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

人才是引领地方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播州区始终注重人才作用发挥,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重点围绕产业优势健全人才帮扶协作机制,对全区170个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进行覆盖,匹配170名党政人才与联合社结对帮扶,匹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各170名帮助联合社发展,精准企业结对数170家。同时,还充分借助龙头企业的人才优势,从中选派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根据易地扶贫安置点产业情况,对区内的37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共匹配了37名就业指导、种植、养殖类专家。

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人才保障不断完善

千秋伟业,人才为本。播州区在“识才、爱才、用才,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上下功夫,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有“温度”的人才事业,为广大人才在播州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良好条件。一方面,积极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打造服务效率最高、服务体验最好、人才获得感最强的人才服务保障。建立人才联络服务机制,在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障、人才津贴、人才公寓入住等方面进行保障,切实解决好拴心留人的先决条件。

截至目前,全区共解决人才公寓20套、入住13人,解决人才落户53人次、协调子女就学17人次,发放人才津贴1804人次共1400万余元。同时,对全区先进典型人才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人才的引进示范引领作用;向市委组织部推荐茅栗镇金山村何涛、洪关乡小坝场村陶伟为“双千帮带”优秀党组织书记,推荐鸭溪镇金钟村党总支书记谭喜作、枫香镇绿动九丰公司负责人何万明为优秀致富带头人,推荐枫香镇花茂村镇级挂帮领导潘克刚为优秀挂帮领导。

人才聚,则事业兴。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引领下,乡村振兴正当时,必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齐聚播州,共同谱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