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水县抢抓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机遇,聚焦“广度、精度、力度、温度”健全就业工作体系,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2021年以来,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有组织输出省外务工农民工3.6万余人次,增加务工收入14.5亿元。
一是聚焦就业工作组织“广度”。建立健全省外、县内、乡镇、村(社区)就业组织体系,省外在东莞、珠海、汕头等12个城市成立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负责农民工维权、就业岗位对接等工作;县级成立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党工委,定期研究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相关事宜;乡镇成立劳务工作总站、劳务公司;各村(社区)设立劳务工作站、就业互助协会,聘请本地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的能人担任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民工外出就业。截至目前,已成立劳务公司18个,设立劳务工作站249个,组建含596名成员的劳务经纪人和能人队伍。
二是聚焦就业工作匹配“精度”。全面摸清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动态、就业培训需求,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库,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的平台作用,获取东部发达城市招聘岗位、薪资待遇等重要信息,根据群众就业技能、就业意愿、年龄结构等实际情况,点对点向群众择优推荐工作岗位,同时在县内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将优质的工作岗位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2021年以来,已向群众推荐企业1350余家、岗位13.8万个,举行县、乡两级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60余场,组织参与招聘企业760余家,提供岗位8.1万个。
三是聚焦就业工作扶持“力度”。用好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资金,扶持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农民工外出务工,对有组织输出到东西部劳务协作城市并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分类发放500—1000元的转移就业补贴。2021年以来,共发稳岗补贴644.2万元,覆盖1.5万余人。扶持县内企业创建就业帮扶基地14个,对年度内吸纳脱贫劳动力、残疾人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的企业,每吸纳1人发放就业补贴1000元,目前共发放补贴资金63.5万元。
四是聚焦就业工作服务“温度”。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开展种植、养殖、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就业一批。对农民工春节后返岗相对集中的路线,开通就业“直通车”运送返岗,实现“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的一站式集中输出服务。利用务工微信群、务工维权APP等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务工维权、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后续服务,帮助解决工伤、工资拖欠等劳务纠纷。2021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172期6950余人次,派出就业“直通车”175车次,帮助化解劳务纠纷320余件,争取赔偿资金90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