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不仅及时到账,还获得了政府提供的50%贴息支持,公司2年就能节省下18万元的利息。”8月13日,在贵州金凤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财务总监王垚笑呵呵地向记者算起了“减负账”。
贵州金凤徕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是一家聚焦牛肉制品深加工与销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成功研发生产出600余种单品,与华润万家、小象超市、良品铺子等国内知名商超建立了稳固的贴牌业务合作关系,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1.14亿元,发展势头强劲。此外,我们长期固定用工达200余人,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王垚说。
今年7月中旬,由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陷入困境,该公司向平坝区就业局提交了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平坝区就业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对接,详细介绍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并指导企业准备相关申报材料。
“从提交申请到贷款发放,总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笔钱刚好解决了我们新增订单的原材料采购费用,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让企业增容扩产、稳定就业岗位更有信心。”王垚说。
创业担保贷款,是指以符合规定条件的创业者个人或小微企业为借款人,由创业担保贷款基金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由经办银行发放,由财政部门给予贴息,用于支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贷款业务。
“这个贷款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一种是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第一种,申请人需满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10类重点群体条件;第二种,小微企业需达到新招用人员比例及社保缴纳要求 。”平坝区就业局局长黄炳文介绍,财政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提供50%的实际利率贴息。
一笔资金化解一家企业的发展难题。今年上半年,平坝区向1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万元,帮企业解难纾困的同时,带动吸纳就业203人。“除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我们今年还向107位个人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1264万元。”黄炳文介绍。
2023年,48岁的李光祥回到老家平坝区乐平镇大屯村,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养了832只鹅,卖了14.8万元。不过是第一次搞养殖,成本没控制好,一年下来只挣了2万多块钱。”他回忆道。
尽管收益不算高,但这笔创业“第一桶金”让李光祥坚定了创业发展的信心,他开始计划从单一养鹅向多元化养殖拓展。
“2024年,我申请到了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用于引进鸡、鸭等其他家禽品种养殖,还租了100多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李光祥说,“现在政策真是太好了,那笔钱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贷款不仅利息低,还有政府贴息。”
辛勤耕耘终见硕果。2024年,李光祥的种养产业实现产值200多万元,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近万人次,发放务工工资100万多元。
从企业老板到个体户,再到创业大学生,平坝区就业局通过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劲活力。
2023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40万元;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59万元......数字的背后,是平坝区扎实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助创业保就业的有效举措。
为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知晓度,平坝区就业局联合多家银行,通过多元化宣传渠道和上门服务等方式,让更多有需要的群体及时了解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及办理流程,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创业者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
“我们针对贷款人普遍反映的贷前审批手续繁多、流程过长等问题,及时简化工作流程、减少资料清单,提高工作效率。”黄炳文说,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创业担保贷款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贷后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