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一根电话线连通乡亲心声,到靠石磨磨出年销三千万的‘良佳人’产品;从退役军人卸下戎装深耕茶田,让正安白茶飘香港澳,到家政创业者带领数千女性挣脱偏见、赢得尊严……”9月28日,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内掌声与喝彩交织,第五届“青春遵义激情创业”红城创业故事嘉年华在此盛大启幕。10位从全市创业者中脱颖而出的奋斗者,带着满溢热血与坚守的故事登台,为在场师生铺开一幅属于遵义创业者的逐梦长卷。

作为一场汇聚创业力量、传递奋斗精神的盛会,本次活动由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遵义市委、市妇联、市残联联合主办,遵义华普亿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程执行。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活动历经两个月的征集筛选、严格审核与专业评选,最终从众多创业案例中,选出10个兼具代表性与感染力的故事。
这些创业者的身份各异——有怀揣乡土情怀的高校毕业生,有永葆军人本色的退役军人,也有在逆境中突围的残疾人。他们的创业领域多元,覆盖农业合作社、科技服务、环保产业、家政服务等多个赛道。值得关注的是,10个创业项目均在遵义依法注册,且每个项目带动脱贫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业超30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写下了生动的“创业答卷”。

其中,汇川区“良佳人”系列产品创始人罗光容,以产业带动2000人重拾种粮做面的老手艺,让传统美味成为乡亲们的“致富密码”;
正安县茗星茶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德西,带领384户乡亲扎根茶田,让一片片茶叶变成增收的“金叶子”;
贵州一辰城市环境公司创始人韦娜,每年帮助3.8万人次实现灵活就业,为无数家庭点亮生活希望……
他们的故事,正是红城遵义创业者们以实干赋能发展的鲜活缩影。


朱中彬在农业领域坚守14载,以乡愁为根、初心为舵,用“诚心”打破市场壁垒,用“良心”守护产品品质,用“真心”帮扶农户,用“匠心”延伸产业链条,用“初心”领航发展方向。如今,他打造的15万亩酒用高粱种植基地生机盎然,10万吨标准化仓库拔地而起,累计带动农户增收超亿元,在田野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活力,藏在每个奋斗者的脚步里。10位创业者的故事,是遵义这座“红城”创业活力的生动注脚:他们从乡土中汲取力量,在困境中开辟道路,用实干连接起个人理想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的宏大命题。这场嘉年华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点燃了高校学生等群体的创业热情,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在青年心中扎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