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州动态
钟山区多措并举促就业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6万人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5年以来,钟山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通过促进就业、扶持创业、提升技能“三位一体”的协同策略,全力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质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答卷。截至目前,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26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7%,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筑牢基本盘,拓宽渠道实现更充分就业

钟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高位推动,定期研判就业形势,制定有效对策,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社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就业工作大格局。
     在精准施策方面,钟山区着力打通供需匹配的“最后一公里”。一是“链”上发力,推动产业与就业深度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链开发岗位,新认定就业帮扶车间2家,摸排酒店、网络营销等岗位1500余个,促进就业800余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700余人。二是“协作”拓展,强化省外劳务输出。与浙江、江西等地人社部门签订4份劳务协议,组建工作组赴沿海多地访企拓岗,累计收集省外优质岗位5.8万余个。通过发放交通补贴、开通专列等方式,“点对点”有组织输出劳动力1105人。三是“精准”匹配,搭建高效对接平台。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及时发布用工信息,采取“线下+线上+直播”模式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44场,提供岗位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000余人次。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钟山区织密“就业保障网”。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启航”计划、农民工“暖心”工程和困难人员“援助”行动,对返乡回流人员动态跟踪,提供“1311”就业服务。目前,全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84.08%,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629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21人。
     优化公共服务是提升就业效能的关键。钟山区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就业服务网络,建成23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180个服务站,年服务群众8.4万人次。同时,创新“数字化+零工就业”模式,引入省外手工订单,组织638名群众参与“居家经济”,并探索性组织854名大龄农民工跨省季节性务工,有效开辟了灵活就业新路径。

打造新引擎,优化生态推动更高质量创业

创业是就业的倍增器。钟山区积极筑巢引凤,聚焦高校、商业、旅游、农业四大领域,打造了4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入驻企业252家,带动就业2394人,形成了“多元协同、分类赋能”的孵化格局。
     为解决创业者“起步难”问题,钟山区深化创业担保贷款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引导金融机构“愿贷、能贷、快贷”。2025年以来,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11.1万元,扶持151户创业,带动就业106人。
     此外,全区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全面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经营场所租赁补贴等政策,累计发放补贴453.24万元,扶持802人创业,带动就业881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日益显现。

锻造强支撑,强化赋能夯实技能人才根基

技能是就业之基。钟山区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坚持“以产定培、以企定培、以岗定培”,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无缝衔接。
     全区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企业职工和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2025年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79人次。针对“一老一小”等服务行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养老护理、育婴、美容美发等“订单班”培训1299人,有效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如围绕南开风电场项目,为70名易地搬迁群众和农村劳动力提供电工、焊工培训,以“项目+培训+就业”模式助力群众稳定就业。
     砥砺奋进,笃行不怠。下一步,钟山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拓展就业工作成果,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谱写钟山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民生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