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榕江县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最有效、最直接和最持续的脱贫方式来推进,找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长远生计结合点。立足县情实际,创新组建“劳务经纪人协会”就业服务载体,开启“人社部门+劳务经纪人协会+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新模式,提高就业质量,大力推动劳务就业扶贫开创新局面。今年以来,全县已实现17.84万人就业,总体就业率达95.5%;其中贫困人口6.95万人实现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率91.2%,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已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建好“协会”,打造就业新平台
榕江县把组建就劳务经纪人协会作为劳务就业扶贫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组织为农民工、用工单位提供服务,并收取佣金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负责人成立劳务经纪人协会筹备组,向县人社局提交《关于成立榕江县劳务经纪人协会的申请书》。经研讨批复成立后,创新管理机制,强化举措着力培养一支充满活力、工作积极性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及时制定了《榕江县劳务经纪人协会章程》,明确了协会的机构组织、业务范围及会员权利义务,同时强化党建引领先锋作用,成立了协会党支部,目前有党员13人。不断强化了政府主体引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机构保障,实现劳动力就业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转变,提高劳务输出的效率,使得劳务输出职业化、规范化,也让零散的劳务经纪人能够抱团,形成有规模,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帮助贫困劳动力安全有序组织输出,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成为广大农民与劳务市场的桥梁,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发展。
二是提升队伍建设。及时开展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经济知识、劳务中介方法、基本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劳务经纪人培训,不断增强经纪人队伍的服务意识、维权意识,提升劳务经纪人能力素质。打造新时代新一轮“帮、传、带”标准意义农村务工队伍,由劳务经纪人组织把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带出大山,带进城里务工致富,以此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战。目前,该协会共有会员339人,协会以带动本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工作重心,带动就业辐射涵盖全县22个乡镇、街道(社区),实现了“一村一经纪人”目标任务。
管好“协会”,规范高位推动
加强劳务经纪人协会管理,规范高效开展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榕江县对农村劳务经纪人实行当地乡镇、县级人社部门“双线管理”。
一是建立考核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及人社服务中心对农村劳务经纪人进行协议管理。乡镇负责对农村劳务经纪人实行日常考核,并初步审核促成就业的佣金标准,对不合格人员及时提出动态调整的建议。
二是加强运营保障。县人社局负责对全县农村劳务经纪人实行定任务、定对象、定佣金的管理方式,并按照输送每个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50元,稳岗达到规定时间后再补助500元的奖励办法,按月分批抽查工作开展情况,时刻督促他们发挥就业“红娘”的作用,多为村民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保姆式”的服务推动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劳动力就业。”截止目前,已对劳务经纪人协会1名会员补助发放了0.45万元。
用好“协会”,促进就业创业
坚持做足劳务经纪人协会“文章”,充分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地作用,不断推进劳务输出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经纪人情报优势,抓好就业岗位收集。农村劳务经纪人都是本地本乡人,谁家有富余劳动力,谁有何特长、择业意向、年龄结构、善于从事工种等情况,他们心里有本明白账。同时,劳务经纪人对用工单位经常保持联系,对招工信息实时掌握,确保岗位收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强化经纪人宣传优势,抓好就业动员引导。农村劳务经纪人,他们是本地人可以随时通过进村入户、进家见人、面对面的交流或利用本村寨微信群发布信息等方式宣传推荐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借助“亲传亲、友传友”口碑模式,自我现身说法,在动员引导外出就业时,容易获得群众信任,宣传效果明显。
三是强化经纪人联络优势,抓好就业服务平台。按照“人社部门+劳务经纪人协会+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模式,农村劳务经纪人作为人社部门、劳务协会与劳动力联络联系人,在劳务转移就业过程中,充当政府、企业的千里眼、顺风耳,有力促进了劳务输转工作由政府推动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转变,有效发挥牵线搭桥作用,能更好优化就业工作服务保障。截止目前,共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402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20人,将为我县务工人员家庭创收1.2亿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