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局长,现在区里有没有什么好的就业政策啊?”
“政策很多,包括返岗专列、务工补贴、技能培训等等,如果年后你们想出去务工,我先帮忙联系公司提供岗位,你们了解待遇情况后再去。”
隆冬时节,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长山村迎来了一位“老熟人”——播州区就业局局长温德松。刚进村口,他就被热情的乡亲们围在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了解外出务工相关情况。
温德松(左)和返乡农民工亲切交谈。
长山村是播州区人社局定向帮扶点。面对扶贫工作,温德松心系百姓,迎难而上,作为人社干部,他不仅主动挂帮了钟永乐和叶其友两户特困户,更是经常到村里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和岗位推荐活动。“就业工作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像绣花一样做好细功夫,还要敢于开拓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就业扶贫模式。”
帮助一个人就业,就是帮扶一个家庭脱贫。特困户钟永乐在外务工多年,留下92岁奶奶和73岁的父亲相依为命,儿子远在苏州技校读书,一家人只能靠他维持生计。
面对这样一个特困家庭,温德松经常前往看望,给其送油、米等生活物质。为了增强其造血功能,还想方设法帮钟永乐在镇里联系了打扫卫生的工作,同时联系附近的工地,让他增加收入。
“温局长真是个好干部,不仅帮我解决工作难题,还帮忙照顾家里的亲人,不然我也无法安心在外务工。”钟永乐感激地说。
温德松送生活物资到精准扶贫户钟永乐家中。
“一心一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这是温德松的工作座右铭。自2004年进入人社系统工作以来,16年里,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扑在就业工作上,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地耕耘。在他的努力下,播州区就业工作年年有创新,常常有突破,维护了播州区就业局势的稳定,得到了社会的赞誉,群众的好评。
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就业思路。结合本区实际,温德松带领就业局全体人员多次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城乡劳动力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开展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状况调查,区“零就业家庭”情况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调查等,全面掌握了播州区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人员分布情况、收入情况、求职愿望以及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等,为制定和完善播州区“八个一批促进就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心系贫困家庭,搭建富民之路。为进一步促进全区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温德松同各镇乡劳务监测站站长和工作人员的电话、微信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协商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大量的休息时间。为强化镇乡劳务监测站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养,温德松对工作人员进行政策解读、业务操作、工作方法、工作纪律等业务培训,为就业脱贫工作提供人员保障、服务保障、纪律保障、质量保障。
温德松(左)与精准扶贫户钟永乐的父亲亲切交谈。
同时,在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下,温德松还协调相关部门引导在建工程项目优先使用人力资源公司承接劳务外包业务、协调用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户、边缘户中的劳动力,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争取劳务就业公益性岗位,按照“八个一批促进就业”思路,开发劳务就业岗位3309个,解决贫困劳动就业难题。
……
一项项就业措施、一件件帮扶小事,折射的是温德松“急农民工所急,想百姓所想”的民生情怀。
以例为证。2020年3月9日20点23分,正当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还笼罩在众多打工族头上时,遵义市播州区人社局精心组织了两架包机,由温德松带队,护送务工人员返岗就业。
“温局长,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从遵义送民工过来,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从遵义直接精准对接到我们深圳的企业,对接到我们欣旺达,这样可以很快解决我们用工压力。”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章溢说。
“不客气,下一步我们还将对民工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确保他们在这里安心、放心的工作。”温德松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就业工作中,温德松从点滴入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义无反顾,任劳任怨地尽心尽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负责的播州区人社局各项工作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个人也多次被市委和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今后我将把荣誉转化为工作动力,全心全意做好就业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让农民工能安心复工和安全复工,确保他们的生活和薪金待遇能落到实处。”温德松表示。(覃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