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甘馨方:甘做“赠花之人”,不负使命初心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春暖花开,正是一年返岗务工高峰期。

连日来,铜仁市就业局副局长甘馨方忙个不停,每天除了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还得四处奔走对接省内外园区、企业,了解各类岗位需求,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甘馨方(右一)在沿河自治县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了解群众就业情况。(受访者供图)


甘馨方是一个“80后”,进入人社系统工作已有二十载。2011年,她从铜仁市人社局信息中心调任到市就业局。十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就业服务工作第一线,秉持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情怀,争当群众的贴心人、实心人和暖心人、有心人。

“自从干了这行,我始终以‘赶考’的初心,把责任刻印在心、担当在肩。”日前,赴京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牌的甘馨方说,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唯有再接再厉,方能不辱使命。

办实事,不忘初心

说起甘馨方,铜仁市水务投资公司员工杨克军至今十分感激。

杨克军是松桃自治县冷水溪镇陶家沟村打庄坡组村民,8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改嫁,由年迈的爷爷抚养长大,大学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次,甘馨方在走访下乡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记在了心上。

回铜仁市后,甘馨方亲力亲为、多方打听,根据杨克军所学专业和就业意向,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帮助他顺利找到了工作。

“如果没有甘局长的帮忙,就不会有我今天的美好生活,她是我家的大恩人。”杨克军说。
  帮助困难群众就业,是一直装在甘馨方心里的头等大事。

甘馨方(左)


为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和搬迁群众就业情况和就业意愿,她深入全市10个区县236个贫困村144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走进群众家中,宣传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

为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她借助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的东风,主动抢抓机遇,着力找准苏州、铜仁两地工作劳务合作切入点,探索建立了“3个4”劳务协作模式,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动两地劳务协作,促进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了苏州用工信息和招聘面试的“零距离”传输。

凭实干出实绩,凡职责所系皆倾力而为。短短几年时间里,在甘馨方的努力下,已帮助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至江苏省就业4686人,帮助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17万人。

甘馨方(右一)

“孺子牛”,勇于担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离夺取全面胜利只差一篑之功。

沿河自治县作为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现状,甘馨方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驻沿河县助力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主动请缨到沿河真蹲实住,进行业务指导。“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虽然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胜任这个岗位,完成这个任务。”

3月10日,满怀雄心壮志的甘馨方,背起行囊来到了沿河。可到了之后,她顿时傻了眼。“当时沿河的就业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思路不清晰,难度很大。”

“怎么办?”“骨头再硬也要想办法啃下来。”

于是,甘馨方立足县情和企业用工“留人难”实际,创新性提出“建好一支队伍、建立四维一体工作联动机制、建好一本供需台账、开展一次就业政策宣讲、确保一户1人以上就业”工作要求,并组建就业专班、服务专班、培训专班每周进行一次工作调度,确保尽快步上正轨。

甘馨方(左一)


同时,为尽快熟悉沿河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她深入村寨、搬迁安置点、贫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全面掌握全县就业服务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沿河县人社部门理清就业扶贫工作思路。

4个街道、17个镇、2个乡……白天完成走访任务,晚上回到单位还要连夜做好各村信息汇总工作。“白加黑”“5+2”,甘馨方鞋子上的泥从来没有干净过,皮肤也因为经常暴晒,严重过敏,沿河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扶贫的印记和辛勤的汗水。

耕耘一分收获。在甘馨方和其他同事的努力下,不到一年时间,沿河就业扶贫工作阔步前进,促进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9. 03万人。2020年12月,沿河自治县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正式宣布脱贫。

当得知好消息的那一天,甘馨方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我很高兴能够按时、顺利的完成任务,在脱贫攻坚的这场‘马拉松’赛程中,我们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还需继续努力,巩固好脱贫成果。”

甘馨方(左一)


为百姓,一片丹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帮助别人做一件平凡微小的事情,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和弥漫。在甘馨方的工作和生活中,她一直在做“赠花人”的事情。

在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安置点,一位60多岁的刘姓老人逢人就夸赞甘馨方是一位好干部。

事情的缘由还要从2016年说起。那年12月,安置点迎来了第一批跨区县搬迁入住的松桃县和沿河县的搬迁户,甘馨方到安置点开展调研,老人和她诉苦,说自己在农村种点菜养点牲口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解决生活困难,搬迁进城没有地种也没有收入,生活还不习惯。

民生无小事。甘馨方把老人的话记在心里,随后在社区详细地了解老人的收入情况,得知老人享受了低保、养老金后心里总算落下。第二天,她再一次走进老人的家门,在征求老人的同意后,安排老人在响塘龙安置点物业管理公司做保洁工作。

通过这件事情,甘馨方举一反三,认真思考。“全市易地搬迁29.36万人,有多少这样的老人,又有多少因照顾家人无法外出就业的人员?”

甘馨方(中)

她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扶贫车间、扶贫微工厂等进驻安置点,建立安置点就业服务中心、开展“人力资源+扶贫车间”就业服务模式着力破解搬迁群众就业难、难就业问题。2017年以来,全市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微工厂242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1.96万人劳动力就业,实现了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乐业”,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铜仁市“楼上安居、楼下乐业”的经验做法也在全省得到全面推广。

不仅是群众有口皆碑的“好干部”,也是同事心中的“好领导”“好同志”。

“她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同事徐先付说。

“在其位谋其政,在岗位上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活,对得起组织和同事给予你的信任。”甘馨方说,“比起夸奖和赞誉,我更为自己参与了就业扶贫工作,见证铜仁巨大变化而感到自豪。”

如今,贫瘠不在,新程已启,甘馨方依旧忙碌着。

“现阶段整体脱贫了,但在今后的发展中,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做好后续工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甘馨方表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更加努力,把过去的成绩当作新的起点,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覃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