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仲裁效能
近年来,随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案件情况越来越复杂,办案任务越来越繁重,为适应新时期仲裁工作要求,我们从健全工作机制入手,切实提升劳动争议仲裁效能。
一是健全办案机制。规范办案流程,从立案、审理、裁决、送达、归档等环节规定了标准化程序,实行案件分类制度,对同类型案件统一办案尺度。规范庭审程序,出台了《庭审范式》,铜仁市仲裁院庭审模式及用语基本统一,优化庭审环节,推动庭审的规范有序,确保当事人的诉辨权利,确保了案件审理的公开和公正。规范仲裁文书,制定了《仲裁文书制作规定》,对文书体裁格式、仲裁审理过程、证据列举、事实认定说理、法条规范引用、制作技术规范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拟写了不同案例的文书范本,规范、统一了全市仲裁文书,文书格式及说理更加接近司法裁判文书。此外,还专门设计了统一的仲裁文书彩印封面,使仲裁文书特别是仲裁裁决书外观更加整洁美观。
二是健全重大疑难案件风险评估机制。为从源头上彻底化解劳动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稳定风险,近年来,我市大胆探索创新,引入评估机制,对重大、集体、复杂案件进行风险评估,集体会商案情,做到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开庭,优先裁决“四优先”。如2015年10月,铜仁市松桃县仲裁院通过重大疑难案件风险评估机制成功化解武陵山茶厂100余职工劳动纠纷集体案件,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劳动仲裁案件“零上访”。
三是健全与司法行政部门协作机制。与司法行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兼职仲裁员聘任工作的通知》,通过组织推荐、资格复审及综合评议研究,在全市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中聘任20名兼职仲裁员。2016年上半年,聘任的兼职仲裁员参与调处劳动纠纷40件。扎实推进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在铜仁市仲裁机构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目前,全市指派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共68人,定期在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016上半年全市就承办法律援助100余件,为当事人节省代理费20万余元,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赢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健全裁审联动机制。主动与人民法院对接,通过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重点案件会商制度和互相参与工作制度,有效整合了行仲裁、法院资源,减少仲裁裁决后进入诉讼案件的数量,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和时间。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提高了办案效能。2016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57件,涉及劳动者439人次,涉案金额662.73万元。全市县(区)两级仲裁院共收到各类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33件,立案受理204件,不予受理29件,审结案件231件,结案率99.15%,涉及劳动者280人,涉及金额797.59万元。
(铜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