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仲裁多措并举,柔性化解劳动纠纷
2016年,西秀区仲裁院通过做好劳动纠纷预防、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加强调解员能力培训、完善调解工作制度、狠抓案件调解等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全年共收案175件(案外调解45件,不予受理12件,受理案件118件),法定结案率为100%;在受理案件中调解95件,裁决 23件,调解率80.51%,涉案金额560.49万元。
一、抓纠纷预防,把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
西秀区人社局建立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仲裁院、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基层调解组织相互配合,针对办理社会保险、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重点领域的劳动争议,引导劳动者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和投诉,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责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和支付拖欠的民工工资,缩短劳动者维权时限,及时化解劳动纠纷。2016年,西秀区受理劳动监察投诉案件720件,涉及劳动者0.97万人,涉案金额4.52亿元。
二、抓基层基础,确保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有序推进
利用2016年是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年的工作契机,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区20个乡(镇)、办事处均挂牌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同时指导部分规模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配置了调解员及调解室,明确工作职责,初步建立了调解员名录及案件归档制度。截止2016年底,全区有基层调解组织74家,调解员131人。
三、抓学习培训,提高基层调解员业务素质
在广泛建立基层调解组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式不断加强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一是做到调解组织调解员培训全覆盖,进行岗位培训、技巧培训,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等;二是选派部分调解员参加市仲裁院组织的业务培训。5月下旬,举办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班,100余名调解员参加培训;6月中旬,选派部分调解员参加了市仲裁院举办的基层调解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基层调解员加深了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了解,学习了预防调处劳动争议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提高了基层调解员的业务水平。
四、抓制度建设,确保基层调解组织工作规范有序
2016年,全区基层调解组织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档案和协商调解制度,包括劳动争议调解登记、督促履行、档案管理、统计报告制度,调解员的管理、考评、学习制度,职工思想信息分析制度,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制度,重大群体性争议报告制度,日常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各级调解组织提供操作依据和行为规范。2016年,全区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案件73件,涉案人数175人,涉案金额951万元。
五、抓案件调解,确保劳动争议处理及时高效
西秀区仲裁院在案件办理中始终坚持倾情调解依法裁决的“四调一裁”工作制,即:立案前调解、立案后调解、庭前调解、庭审中调解和最终裁决,调解工作贯穿仲裁全过程,在调解采用多种方法继续调解,同时向当事人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实践中,调解员做到了“三个心中有数”(对案件事实心中有数,对法律规定心中有数,对当事人的心理心中有数),坚持“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新机制,掌握双方当事人的心理让其从不同角度感受到调解的好处,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纠纷。
(安顺市西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