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就业及人才服务 > 求职招聘信息
万名乡土人才活跃乡间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从赤水漫山竹间走来的农家妇女陈文兰,今天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土人才。陈文兰的家在竹乡的大同镇,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陈文兰,年年岁岁望着家乡的翠竹拔节高,一个竹编梦也在她心中生长。1999年,赤水市邀请四川省的全国竹编状元来大同举办培训班,陈文兰进了课堂,经过三个月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心灵手巧的陈文兰掌握了一手好手艺,这年底,她用一公斤竹子原料编出的一幅竹编作品卖出了三百元的高价,让陈文兰喜出望外,这位农家女的竹编梦破壳而出。2000年春天,陈文兰投资一万元在四洞沟景区外的孔滩桥办起了全省第一家民族竹编工艺厂,如今,她的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精巧的技艺畅销沿海,远销韩国、新加坡、日本、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她的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到五十万元,年产值三百万元以上。在陈文兰的带动下,目前大同镇约有四千农民从事竹编产业,年创产值五千万元,陈文兰带着乡亲们走上了一条开满鲜花的致富路。
    在我市三万多平方公里广阔的农村,有一万六千余名像陈文兰一样的乡土人才活跃在乡间。
    遵义,是一个有着六百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开发乡土人才资源是一篇大文章。近些年来,我市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围绕种养殖业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农校、农广校、乡镇各涉农站所的师资、技术和设施,以应用性、技艺性培训为主要内容,把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类农村急需的乡土人才。1999年以来,我市共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乡土人才五百三十八名、中专学历的乡土人才三千零八十八名,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一千一百五十七期,有八万五千零九十七人接受培训,颁发证书四万五千七百三十人。全市有一万六千一百七十五名乡土人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其中,高级农民技师五十七名、高级工程师二十二名,农民技师九百八十四名、工程师五百二十七名,助理农民技师和农民技术员一万三千七百七十七名,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八百零八名。
    在春去秋来、春播秋收的季节里,一批拔尖的土专家、田秀才迎面朝我们走来,据统计,我市现有乡土人才一万六千一百七十五人,他们扎根农村,开展养殖、栽种果园、推广科技、兴办企业,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在农村经济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乡土人才已经成我市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遵义市人事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