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贵州省2025年“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方案》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年7月8日
贵州省2025年“源来好创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人社部发〔2025〕5号)精神,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着力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体系,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营造创业环境,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5年“源来好创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67号)要求,制定贵州省开展2025年“源来好创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25年7月至9月。
二、活动主题
搭建对接平台,携手助你创业。
三、服务对象
(一)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创业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
(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特别是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人员、外出务工技能人才等群体。
(三)有创业资源对接需求的创业项目、创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创业项目、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利用技能创业、满足民生需求等方面的种子期和初创期创业项目。同时面向全省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入驻企业。
四、活动目标
(一)打造创业服务品牌。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优势特点,集合部门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创业服务品牌。
(二)搭建资源服务平台。使创业人员便利获取创业资源信息,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兑现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服务。
(三)拓展供需对接渠道。使创业人员有更多机会与创业资源机构面对面洽谈交流,促进供需两端双向选择、精准对接。
(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创业人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引导支持更多劳动者投身创新创业。
五、活动内容
(一)掌握服务对象需求。充分发动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基层服务平台,广泛组织访孵化载体、入园区、进校区、走社区活动,开展创业资源需求和供给信息摸底,形成信息台账,做到服务对象清、创业需求清、资源供给清。聚焦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群体特点,加强实名制登记管理,梳理个性化需求,动态更新创业资源清单名录,促进双向互选,提高对接效率。
(二)及时发布创业资源信息。围绕服务对象在场地、资金、经营管理、市场拓展、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汇集创业资源信息,集中向社会推介。重点编制发布“四清单两名录”,即当地创业孵化载体、返乡创业园等空余场地信息清单,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当地特色金融产品等融资贷款清单,“个人创业一件事”联办服务清单,创业培训机构和创业培训课程计划等培训信息清单,当地创业导师及其专长领域信息等创业导师名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及招聘活动计划等招聘机构名录。
(三)推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各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税收优惠等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向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主动推送,提高政策知晓度。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拓展创业服务事项政务服务集成办理,加强对已享受创业政策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综合提供政策、培训、指导、孵化等全链条创业服务。强化对创业失败人员提供必要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重树信心、二次创业,更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四)广泛开展场地资源对接。组织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开放观摩活动,引导有需求的创业者现场观摩体验入驻环境、服务项目、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与创业载体直接对接、快速入驻。充分发挥创业载体聚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服务等优势,整合创业载体入驻项目提供的产品、服务信息,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县域产业发展链创业项目,提供市场供需信息对接服务。
(五)分类开展创业融资对接。根据不同类型创业项目的发展阶段,分类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政企银担”交流系列活动。积极邀请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等机构,为有资金需求的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创业项目、劳务品牌项目、县域经济项目等创业项目,开展投融资项目路演活动、融资推介双选会,促进项目融资。结合人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为创业项目提供增信方案,丰富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业担保贷款+”组合贷款服务,对创业担保贷款审核通过且符合有关条件的合并办理其他贷款业务,进一步提升贷款融资便利度。鼓励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参与创业担保贷款担保业务,优化合作模式。
(六)持续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推介一批创业培训精品课程,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和返乡入乡创业人群,推广直播版网络创业培训课程。结合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的新形式,积极培育返乡创业人员、乡村创业新青年,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传统特色,重点聚焦特色种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乡村旅游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丰富创意农业、特色文旅、生态康养等差异化培训项目。广泛推介精选培训机构及培训导师,根据不同类型创业者的培训需求,通过多种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创业培训,指导培训机构加强创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
(七)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活动。各地结合实际,针对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入孵企业等群体,组织开展“创客”故事分享会、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创业项目专家陪跑服务、就业创业实战训练营、就业创业主题沙龙等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黔籍省外优秀人才、能人回乡创业就业。
(八)加密人力资源招聘服务。根据创业企业招聘用人特点,结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等就业公共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分行业、分类型各类招聘活动。依托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站(点)、零工市场(驿站)等服务机构,小切口开展小而美、小而精的定制式招聘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灵活就业对接洽谈特色活动。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频次,为返乡入乡创业项目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招才引智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招聘网、短视频平台等线上载体作用,开展直播带岗、视频双选等云招聘服务,向创业企业定向推送求职者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开展创业资源对接服务活动作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紧密结合“雁归兴贵”行动计划、“返乡创业小老板”培育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利用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窗口期,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主动服务。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统一使用“‘源来好创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名称,提前公布宣传活动日程安排,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活动专题宣传,大力宣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措施,讲好创业典型故事,推广地方特色活动做法,营造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良好氛围。
(三)及时总结经验。各地在活动期间的图文影像、新闻线索、好的经验做法、相关信息数据要及时收集,填写活动情况表(见附件2),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梳理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形成工作总结于10月10日报送省厅(联系人:刘斌、马润滢;联系电话:0851-86821076)
附件:2025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情况表(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