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长,技能报国之路。共青团贵州省委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团中央和上级组织关于服务青年成长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抓紧抓实青年技能人才培育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内容,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三线精神”引领职业青年成长成才,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育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扎实、技术精湛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教育青年技能人才听党话跟党走
通过主题教育、专题活动、典型宣传,挖掘“三线精神”本质内涵,加强青年技能人才思想政治引领。一是加强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广泛开展“重温三线文化、传承三线精神”“忆峥嵘岁月、做三线传人”,学思践悟“三线精神”等活动。组织广大职业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团十八大精神,收看国庆典礼、两会盛况,引领青年技能人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开展专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开展“点燃青年激情与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我的中国梦”等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技能人才牢固树立奋斗成就人生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组织“岗位成才报告会”,组建“青春建功中国梦”优秀青工代表报告团,走进企事业单位、机关街道社区,与广大职业青年分享学技成才、岗位建功的成长感悟。三是强化典型宣传、弘扬工匠精神。贵航集团、南方电网贵州公司、011基地贵飞设计所团委等团组织定期开展老“三线人”讲建设故事、老号长讲服务故事、老师傅讲钻研故事等活动,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青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深入挖掘和发现“最美青工”,基层一线的广大青年职工通过微信微博随手拍的方式参与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人生的职业观念。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吸引很多来自国外省外的高科技青年技能人才。全省各级团组织通过在他们中间开展“三线精神分享感悟”等活动,让他们安心扎根贵州工作,为“大数据”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比如:在大数据物流公司货车帮和人和致远数据公司,青年员工通过学习传承三线精神,不断提高服务运营能力,亲历了贵州大数据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开花结果”的发展历程。其中,人和致远数据公司的胡耀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候选人。
二、完善培育政策体系,优化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环境
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化社会动员优势,广泛争取政策和资源,为青年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贯彻落实《规划》,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按照团中央部署,我省于2019年4月出台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贵阳市于今年5月出台市(州)级规划,全省市县两级实现青年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在各地规划方案中,都把培养青年技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培育青年技能人才的举措,特别是对青年技能人才培训作出系统性安排,将培训内容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等14家单位作为责任单位。依托贵州共青团理论研究中心,进行有关青年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推广技能人才培育成果经验。二是以党建带团建,加强人才培养的组织支撑。贵州省委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成立省国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大力加强企业党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省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支持,充分发挥国资委团工委作用,通过加强企业团组织建设,确保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在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广泛开展“七夕有约”“爱心陪伴行动”等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帮助青年技能人才解决婚恋交友、子女入学、老人赡养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鹭的投入工作、钻研技艺。三是广泛争取资源,加强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撑。团省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贵州“十大千亿级”产业,积极与省直相关厅、委、局对接,就规划明确的青年发展的十大领域和十大工程研究细化实施方案。例如,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的指示精神,与省人社厅联合制定关于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拟于今年印发,为我省青年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三、丰富培育工作载体,搭建青年技能人才学习提高平台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开展评选表彰、鼓励岗位练兵等活动,使传统工作品牌焕发新活力,不断丰富青年技能人才培育载体,完善培育工作体系。一是通过举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训、共同提高。团省委、各市州团委和行业企业团委分别组织行业大赛,在全省营造了以赛促训的良好氛围。结合不同行业特点,与相关厅局对接,举办体现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大赛或职业技能大赛,比如:与省文旅厅联合举办贵州省乡村旅游创客大赛,与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举办地理测绘大赛。截止目前,全省累计20万余名青工参与到各类大赛中,涉及工具钳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网络管理、烹饪技术、建筑、汽车维修工、变电检修等六大类22个工种,1320名选手获得省级比赛表彰,推荐147名选手参加全国“振兴杯”比赛,多次获得团中央、人社部表彰。二是通过青年岗位能手评比,提升青年技能人才获得感。为不断激发广大青年职工学习知识、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团省委与省人社厅联合,广泛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比表彰活动。截止目前,全省共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表彰,73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表彰,40名青年获省级“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表彰,633名青年获省级“青年岗位能手”表彰,425名青年晋升职业资格等级,大部分青年技能人才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三是通过青年岗位练兵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广泛开展青年“五小”创新活动,引导青年从深化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做起,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建立青年技能人才工作室,为青年技工提供拜师学艺、切磋技艺、相互学习的平台。比如:通过建立“卢兴福技能大师工作室”“谭其志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品牌工作室,为单位培养了大量青年技能人才。各企业团组织广泛开展“每日一题”“师徒同台竞技赛”“绝技绝招现场看”等活动,掀起青年技能人才学、练、赛的热潮。四是通过开展“号、手、队”联动,激发青年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在各级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中,以青年读书小组、岗位技能学习、技术练兵等各类活动为载体,重点抓“号”与“手”的活动联动。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在培植青年文明号集体职业文明的同时,突出“手”在“号”创建活动中的示范带动和培养选拔作用。首次举办“青春奋力向黔 文明号声嘹亮”——2019年“青年文明号”集中授牌仪式暨青年文明号集体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汇报展演活动,151.1万人同步在线观看,激发了青年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广泛组建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攻坚克难,岗位建功。比如贵阳轨道公司团委组建青年突击队,采用超前岩溶注浆的方式封堵岩溶管道,攻克了喀斯特复杂地貌隧道施工难题。五是通过产学研无缝衔接,打通青年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指示,团贵州省委通过实施“励业工程”,搭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60余个,在学校建立培训基地30余个,努力打通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广大青年技能人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他们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刻苦钻研技艺、带头创新创效、服务企业发展,为我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团贵州省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